您好!莞籍坪石先生①|战火纷飞初心坚守,莞邑学人坪石耕耘
沙巴体育外围app:时间网 2020-05-25 09:34:04

编者按

中山大学,百年积淀,岭南文脉,创新传承。

创办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,久历风雨洗礼而长盛不衰,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大人的呕心沥血与励精图治。回溯中大异常厚重的发展史,有太多值得被铭记的人和事,抗战时期的记忆当属历久弥新——

可亲可敬的中大教授们,为了民族精神的维系、科学知识的传授、人文传统的存续,三迁址而心不改,蒙千难而志不移,书写了一段炮火连天弦歌不辍、山野村舍书声回荡的感人历史,为中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1940年10月,身处战乱中的中大师生,从云南澄江迁入粤北坪石,直至抗战胜利返回广州。坪石办学时期,中大先师们在艰难困顿中著书立说、传道授业、抗日救亡,于悲愤中涵养浩然之气,于烽火中培养栋梁之材,竖立起一座座令人敬仰的思想教育丰碑。

莞邑热土,人才辈出,代不乏人。在这些中大“坪石先生”中,不乏“莞籍坪石先生”,如邓植仪、容肇祖、郑师许、陈安仁、吴壮达、何作霖、邓盛仪、袁镇岳等。“坪石先生”的高贵品质,在他们身上都有着极为生动的诠释。

为进一步弘扬“莞籍坪石先生”们在硝烟中坚持教书育人、治学研学、报效国家的崇高精神,传承沙巴体育外围app:历史文化和名人文化,即日起沙巴体育外围app:日报文体新闻部将推出“您好,‘莞籍坪石先生’”专题系列报道,力求通过还原这段特殊时期的感人故事,传承优秀文化,彰显大家风范,为打造“湾区都市、品质沙巴体育外围app:”继续注入不竭动力!

“坪石先生”是谁?

“他”,是被誉为“中国小提琴第一人”的马思聪;是抗日歌曲《杜鹃花》的创作者黄友棣;是被称为中国“大学语文之父”的徐中玉;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、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的杜定友;是学贯中西、文理皆通的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开创者黄际遇;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;是确立“珠江三角洲”地理学说的地理学大师吴尚时……

抗日战争时期,中山大学、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培正、培道中学等院校,为躲避战乱,纷纷迁至地处粤湘交界的乐昌坪石,在烽火中坚持办学,延续华南教育薪火,这些曾在坪石任教的名家大师犹如繁星点点,闪亮至今。

来自沙巴体育外围app:的“坪石先生”,同样不乏其人:中国近代土壤学先驱、农业教育家邓植仪;著名古典哲学家、史学家、民俗学家容肇祖;桃李满天下的史学大家郑师许;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陈安仁;小学语文课文《日月潭》作者、地理学家吴壮达;著名五四运动领袖何作霖;香港著名实业家邓盛仪等诸多大家,均从莞邑大地走出。“坪石先生”坚守于烽火岁月、坚守于教育事业、坚守于文脉赓续的作为,在他们身上都有十足彰显,至今依旧激励着后学只争朝夕、奋进不止。




■在战火纷飞的艰难条件下,中山大学师生于坪石写下不朽篇章

烽烟辗转 校迁坪石

1937年7月7日,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在这场空前的劫难中,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,为延续和保存文化命脉,拯救国家,培养人才,高等院校师生冒着纷飞的炮火,被迫进行大规模内迁。

从1938年10月至1945年10月,中山大学颠沛流离,几度迁徙,三易校址;先迁云南,复迁粤北,三迁粤东;满目疮痍,苦不堪言。

抗战开始后,战火很快烧到华南地区。广州沦陷前,中大师生在代理校长兼工学院院长萧冠英、教务主任兼农学院院长邓植仪及各学院院长的领导下,分批撤离,经过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,于1939年2月在云南澄江会合,并很快复学。

1940年秋,中山大学再次迁校,几大因素促使选定粤北坪石:云南物价飞涨,大米奇贵,生活成本剧增;韶关成为临时省会,局势相对稳定;西迁澄江后,广东及湖南、江西等邻省学生入学困难;作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大学迁回广东,广东各界积极支持;战火逼近云南,不得不迁。

就这样,1940年9月22日,中山大学师生员工在许崇清校长的带领下,从澄江启程往坪石,经归化、昆明、曲靖、平仪、盘县、安顺、贵阳、黄果树、贵定、独山、六寨、南丹、河池、宜州、柳州、桂林、衡阳,纵横数千里,于10月13日抵达曲江,16日进入坪石镇。

坪石环境优美,交通便利,但地方不大,只能作为集散地,因而中大迁入后,各学院星罗棋布于坪石之内:校本部、研究院、先修班、学生贷金审查委员会选址于坪石老街;文学院最初设址于乳源县清洞乡,之后又迁到坪石铁岭;法学院先是设址在乳源县武阳司,后搬至车田坝;理学院在坪石附近的塘口,与坪石隔河相望;工学院设在坪石附近三星坪和对岸的新村;师范学院设在乳源县管埠村附近的一个小山岗上;农学院设在湖南省宜章县属的栗源堡,离坪石较远;医学院设在乐昌县城;全校一年级新生部设在坪石附近的车田坝,后迁至武阳司,不分院系,统一集中上课;高年级学生则分别在各院上课。



■坪石古街上的广同会馆,彼时为中山大学研究院所在地

教书育人 薪火相传

中山大学迁入坪石后,办学条件艰苦,学校除利用原有的庙宇、房舍作为教室外,还根据需要新建了很多草竹房作为补充,有学生宿舍、厨房、膳厅、厕所、浴室、教职员宿舍、教室等,但均十分简陋。
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面对极度困难的窘境,中山师生依然因陋就简,因地制宜,坚持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。坪石时期的中大,办学最大的特点是配合抗战,加强抗战教育及有关抗战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。战时教材比较缺乏,战乱中没有正式的教材,连油印讲义也很缺,老师上课只在黑板上写提纲,全靠学生细心听讲记笔记。在没有课本与资料的情况下,学生们白天努力听讲,晚上就在油灯下,勤学不辍,成长成才。

在此之外,中大仍然坚持资助师生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,尤其是深入偏远地区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,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人文、自然科学资料。考察中,中大师生也在向当地民众宣传抗战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,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。

其中,邓植仪执掌的农学院,除在院址栗源堡附近新辟数百亩荒地、租用100多亩民田作为临时农场外,更在乐昌县城附近筹建了2000余亩的永久农场。农学院同时设有推广部,管理农林业一切推广事宜,将农学院的知识和经验推广给当地农民,同时通过去湘粤桂及周边考察实习,促进了当地农林业的发展。

在办学经费极度紧张的现实下,中大仍自办十余种学术刊物。全校性的学术刊物《中山学报》创刊于1941年11月,农学院依旧保证《农声》杂志的刊行,并与湖南蚕丝改良场合作,主编刊行《湘蚕》杂志,文学院编印定期刊物《现代史学》和《文学院专刊》。

纷飞的战火中,国内外学术交流并未中段,彼时不少国内外学者来中大参观讲学,包括陈寅恪、杨东莼、郑德鸿以及贾慧宜、葛德石、雷威克、李约瑟等;中大教授也应邀在外单位讲学或从事科研活动,如邓植仪应湖南新农学会之请,往长沙做《沙巴体育外围app:湖南农业问题》报告。

艰苦求学之余,中大师生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,经常举办各类文体活动。1941年,师范学院成立“中师剧团”,这一剧团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中大抗日宣传的响亮号手。许多著名的大型话剧都曾在师范学院和校本部演出,如大家熟悉的《阿Q正传》《雷雨》《日出》等。

“中年粤北讲台开,战地春风桃李栽。坪石岭前歌剧闹,桂林洞里警钟哀。诲人不倦吾滋愧,抗敌图存志不灰。封豕长蛇终殄灭,夜深犹盼捷书来。”著名历史学家、哲学家和东方学家朱谦之的这首诗,正是对坪石先生们作为坚守者的真实写照。

沙巴体育外围app:先贤 竞相闪耀

“莞籍坪石先生”中,邓植仪堪称典范——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肩挑教务长职务,却也不放松土壤学研究和教学。其子邓锡鎏回忆父亲在坪石的这段日子时,感触极深:“(当时)他已年过半百,患有高血压,身体欠佳。平日,他住在校本部,主持全校的教务工作,一般到周末,他抱病从坪石跋涉三十余华里的崎岖山野小路回去栗源堡,处理农学院院务工作,并按时讲授他所担任的地质学、土壤学、土壤分类学、农田水利等课程,并为土壤学部的研究生授课和指导研究工作。”一个勤勤恳恳为教育事业服务的农学家、教育家的形象顿时呈现。

其他“莞籍坪石先生”,同样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,如陈安仁撰写“抗战与建国”“中华民族抗战史”,充分体现了对社会的关切,出版专著《中国农业史》《中国战时经济之比较》,并曾在法学院讲授《中国几千年来农业社会的鸟瞰》《汉代交通西域对于文化经济之影响》;郑师许在文学院、研究院、师范学院教授历史课之余,兼任《广东年鉴》总编纂、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、中华学艺社《复兴丛书》编纂委员会委员;容肇祖在坪石坚持民俗学调查,对当地史地人口及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,如民间组织与制度、民间文学与艺术、方言、教育等均有专项研究;袁镇岳(茶山人,1942年毕业于中大经济系,后被聘为法学院教师)曾在武阳司村法学院与当时的经济系主任王亚南(现代经济学家、教育家,翻译了《资本论》等多部著作)共事,并继承其学术传统……

在坪石时期坚持研究教学,传道授业的“莞籍坪石先生”,并非只有上文提到的几位。今年4月底,笔者一行再访坪石,发现了这段特殊时期新沙巴体育投注的莞邑学人:尹日涛(法学院助教)、刘耀燊(法学院副教授)、丁纪凌(工学院建工系副教授)、黄仲文(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主任)、卢文(物理学家)、刘伟民(历史系讲师)、毛鸿甫(1943年中大农学院毕业后任教)等人——当时沙巴体育外围app:学风之浓,人才之盛可见一斑。

迁离坪石 三地复学

1944年秋,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粤北,坪石告急,中山大学准备第三次搬迁,邓植仪仍旧发挥关键领导作用。沙巴体育外围app:这次迁离坪石,邓锡鎏在《忆念先严生平》中有详尽描述——

“1945年1月15日,黄昏时分,栗源堡乡政府获悉有一队日寇沿连坪公路开来,似前往攻打坪石镇,便通知农学院疏散。邓植仪紧急组织农学院师生员工和家属,扶老携幼,共数百人(其中有其他学院少数师生,如工学院胡章教授一家,理学院黄际遇教授等,他们是自愿随同农学院疏散的),乘暮色苍茫,仓促迅速走避于附近山野坡地。时值三六隆冬,天寒地冻,当晚有适值雨雪霏霏,寒气凛冽,沁人肺腑,冻得人们直打寒噤,婴儿受冻啼哭。……有传闻说,当晚路过的日寇曾行经农学院师生露宿躲避的山坡北面,幸未被发现,更未迎面遭遇,得以避免发生流血惨剧,真实天幸之至。”

之后,邓植仪设法与教育部取得联系,教育部令农学院迁往连县三江镇,设立中山大学连县分教处,并任命邓植仪兼任分教处主任,设法复课。于是,邓植仪便带领农学院的师生离开笆篱堡乡、翻山越岭步行前往连县安顿下来。

此次仓促迁校,中山大学一分为三,设立分教处:校本部迁到粤东梅县,研究院、文学院、理学院、医学院、先修班以及师范学院附中的部分师生均在梅县部署,工学院、法学院、师范学院、农学院等则在梅县附近的兴宁、蕉岭、龙川龙母、五华等地复课;迁往连县的师生在连县成立分教处,以邓植仪为主任;没有迁到梅县和连县的部分师生,则留在仁化县,组成仁化分教处,以陈宗南教授为主任。
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几经迁徙的中大,于1945年10月陆续从粤东、连县、仁化等地,复员返回广州原校址,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动荡日子。



■见证历史的坪石古镇,以教育之名,即将再现昔日盛景

粤北重镇 活力重现

在此次为期近三天的坪石探访之旅中,带领笔者一行参观的乐昌文史专家何昆亮老师,对中山大学的坪石岁月进行了系统讲述。

据介绍,坪石位于广东、湖南交界地区,是粤北通往湖南的门户,为南北交通要冲,历史上曾被誉为广东八大重镇之一,素有“广东北大门、岭南第一镇”之称。坪石拥有武江水路和四通八达的古驿道,因而成为南北文化经济的重要枢纽和商贾云集之地,曾繁盛一时。

位于武水河畔的坪石老街,因武江水路发展起来。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,西方的邮政、铁路、汽车等被带进坪石,逐渐取代了武江水道、西京古驿道的作用。1935年粤汉铁路坪石段开通,传统的水路、驿道走向没落。抗战爆发使坪石成为广东的大后方,不少商家巨子、银行报馆、机关学校蜂拥而至,坪石在战乱中又重现昔日盛景,时称“小广州”。中山大学、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培正中学、培道中学相继迁来,坪石又在商业氛围上增添了一段文化韵味。

1940年10月到1945年1月,坪石的山水支撑养育着抗战中的中山大学近两万名青年学子,保存着中大文脉。

如风岁月,似水流年。当下我们能看到的坪石老街,只剩下复建的广同会馆和一些青砖灰瓦老屋。但透过何昆亮老师的生动讲述、还原以及文字检索,当年“商贾云集、人流如织”的情境,依旧可以浮现脑海。

令人欣喜的是,几经兴衰的坪石老街,即将重新焕发昔日荣光: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,在省“三师”(规划师、建筑师、工程师)专业志愿者委员会等单位的积极推动下,这里正在积极打造“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”,即将成为岭南莘莘学子及教育工作者的“朝圣之地”。

与坪石历来紧密关联的沙巴体育外围app:,目前也有力量担当静待展现——沙巴体育外围app:捐资修建的武阳司法学院纪念园,与昔日的一众“莞籍坪石先生”在历史的长河中遥相呼应,纵然时光流转难避痕迹,但“百年树人”的耕耘理念,注定将会历久弥新,再焕新彩!

专题监制:张树坚

专题策划:雷石鹏 何杰

专题顾问:李炳球

专题统筹:何杰 刘爱琳

本期撰文:赵水平

本版摄影:陈沛鸿

专题出品:沙巴体育外围app:日报文体新闻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