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|厚街“村宴夫妇”从业40年,联手“烹”出好日子
沙巴体育外围app:时间网 2020-08-07 09:09:26

■孙国和、方丽云夫妻从业40年,他们做的村宴在整个厚街都小有名气

早上七点钟开始,厚街镇河田社区石厦村同乐楼逐渐热闹起来,中午这里要开二十多桌宴席。此时,孙国和、方丽云夫妻俩正分工合作,一个掌控炒和蒸,一个负责焖和煮,还有数名村民帮忙打下手。不一会儿,整个石厦村香味四溢。

孙国和与方丽云因餐饮结缘成为夫妻,从事该行业已有40年。在40年的时间里,随着国家越来越富强,勤劳的他们日子也越过越红火。如今,夫妻俩做的村宴在整个厚街都小有名气,尤其是他们秘制的烧鹅、叉烧、云肉等厚街传统美食,更是令人回味无穷。

“做餐饮虽然辛苦,但也是我们的兴趣爱好。”孙国和说,看到村民吃得开心,他们夫妻也感到极大满足,觉得这就是幸福的日子。

餐饮结缘

夫妻双双回莞做村宴

孙国和今年60岁,方丽云今年54岁。1979年,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尚不到20岁的孙国和只身来到广州学厨,“那时在大排档做学徒,工资每月30元,经常上班上通宵,累的时候就地拉两三张凳子,拼在一起,倒在上面休息。”孙国和表示,虽然日子有点苦,但有份工作做,能够挣钱,生活充满了希望。

两三年后,学有所成的孙国和跳槽到深圳一家餐厅当粤菜师傅,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妻子方丽云。当时的方丽云在市场上摆地摊,从沙巴体育外围app:拿米粉等特产去深圳出售。慢慢地,两人走到一起结成夫妻。“摆地摊也不容易,遇上刮风下雨生意不好,有时风餐露宿,我就叫她不要干了,和我一起去酒店上班。”孙国和把方丽云带进餐饮行业,手把手教妻子做美食。1991年,他们在深圳开了第一家餐馆。

“开餐厅是个辛苦活,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,晚上收市时经常要到深夜。早中晚三市,要备料、烹煮、招呼客人等,经常忙得脚不沾地。”方丽云回忆说,顾及生意的同时,还得照顾孩子,但因为丈夫对餐饮很有兴趣,所以一路陪伴着他打拼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沙巴体育外围app:发展驶上快车道,夫妻俩带着孩子回家乡厚街重新开餐厅创业,凭着在深圳开餐厅的经验,他们很快在厚街打响招牌。大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,摆宴席的人越来越多,2011年前后,孙国和与方丽云专职做村宴厨师,成为该镇有名的“村宴夫妇”。

美味传承

最拿手厚街传统美食

不久前,《寻味沙巴体育外围app:》城市美食纪录片在广东卫视频道等播出,纪录片中厚街濑粉、芋角、腊肠等传统美食轮番登上荧幕。其中,在厚街腊肠制作片段中,孙国和、方丽云演绎了掌勺村宴和灌制腊肠过程。在孙国和夫妇做的村宴中,经常看到厚街传统美食的身影。

据介绍,孙国和和方丽云最拿手的菜是秘制烧鹅、秘制叉烧和厚街云肉。“猪肉是我每天新鲜采购的,手臂那么长的五花肉,斩头去尾,只留中间最靓的一段做叉烧;做腊肠则用的是小肠,是现杀的猪,拿回来自己灌洗,和别人直接买肠衣做的,味道当然不同。”做餐饮多年,孙国和夫妇将食材看得特别重。每逢开工的日子,他们总要一大早去市场悉心选购。厚街云肉是该镇宴席上必备的菜式,也是最难做得好吃、需花最多心思做的菜式。“需把切成方块的五花肉、香芋、土豆用大锅柴火焖制4个小时,要卖相好,三样食材需颜色分明,口感也要好,五花肉肥而不腻,土豆香芋吸饱汤汁,入口即化。另外,焖制的过程很考验厨师的功底,做不好容易成一团糨糊,没几年功夫很难做好。”孙国和解释说。

“做村宴最忙是年头和年尾,最多时接过一次80桌的订单。”方丽云说,今年春节期间接了300多桌村宴,受疫情影响订单都被取消掉。“村民非常体贴,虽然取消了订单,但却向我们回购提前准备好的食材,两三天就卖完了。”如今疫情好转,夫妻俩又接到不少下半年的订单。

无师自通

三子女皆从事餐饮

“做菜好味道,为人很忠厚。”在厚街经营工厂的方映红如此评价孙国和夫妇。方映红经常帮衬孙国和夫妇的村宴,每逢亲戚朋友过生日、工厂做尾牙等,都会请孙国和夫妇过来烹饪几桌美食。“他们做宴席在厚街挺有名气,我们都很喜欢吃这两公婆煮的饭菜,每年会请他们过来做10次以上的宴席。”方映红说。

孙国和夫妇不仅自己从事餐饮行业,现在连他们的三个子女都从事这个行业。大儿子打过工、开过餐厅,目前经营餐饮推广公司,女儿在虎门经营餐饮加盟店,小儿子开西式糕点店。说起孩子时,夫妇俩却颇有些无奈,原来他们一开始并不想孩子从事餐饮行业,甚至立下不让孩子进厨房的“家规”。“做过餐饮行业方知这个行业的苦,只想他们能够认真读书,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。”方丽云说。

不让孩子进厨房,孩子却都对此感兴趣,甚至“无师自通”掌握了厨艺。方丽云笑着说,也许是在餐桌上夫妻俩常探讨厨艺,这道菜好不好吃、如何制作,很多话就这样刻入孩子脑海中。孙国和表示,他还打算把厨艺传授给孩子,将厚街传统美食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。

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黄艳敏 实习生 夏晓萱 文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