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懂中国|邬书林:搭建交流平台,促进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
南方+ 2020-11-22 18:44:18

2020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(广州)配套活动-“读懂广州”专题对话会20日上午举办。与会嘉宾围绕“文化强国建设与湾区文化综合实力提升”话题,为广州建言献策。国创会副会长、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来到会场,他点赞了广州当前的文化建设,并对广州未来的文化发展给出建议。

邬书林与广州有着不解之缘,过去40年,他曾60多次来到广州。在WTO谈判中,邬书林曾与广州一起面对来自西方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挑战。对于近年来的广州文化发展,他认为,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,特别是近20多年来的发展,广州实现了以文化为引领的经济社会融合发展。

国创会副会长、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

广州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

“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社会带来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社会治理新方式,新技术将经济、社会、文化融合在一起。通过上个月7天在广州的调研,我发现广州在以文化促进社会融合发展方面做得非常深入。”邬书林认为,广州的街区都保留着自身的文化特色,利用文化的特色优势留住国内外的人才在广州创业。

当前,面对大湾区建设的新态势,中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,邬书林建议,广州和广东要树立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宏伟目标,就是要让文化深深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之中。

“文化不仅是听听戏,唱唱歌。当今世界的文化建设还包含了思想创新、科技创新、管理经验创新,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创新,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是大有可为的。”邬书林说,文化要大有可为,就必须用新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。他以春秋战国时代为例,阐述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关联。

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基因,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前进文脉。邬书林认为,春秋战国前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得水利开发成为可能,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。衣食足而知荣辱,在这个基础之上,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专门从事文化和思想创新的先贤。

放眼当今世界,邬书林提出,像广东这样的改革开放先行区,应该在40年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基础上,实现文化建设走向全国前列,参与到世界的文明对话中去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,在邬书林看来,文化只有不断推出创新成果,才能保有活力,才能吸引别人主动传播。

“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,科技迅速发展,如果翻阅当今世界各领域的教科书,你会发现从经济学到法学等尖端教材都是出自英国,它掌握着世界的核心话语权。”邬书林认为,广东的经济发展实力雄厚,理应在发展文化优秀和提升软实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出品大量优秀文化引领广州的全面发展。

以文化创新力提升大湾区竞争力

在谈及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时,邬书林表示,在大湾区战略未提出之前,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就已经十分紧密,文化交流蓬勃发展。事实上,改革开放以来,大湾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经济学的最基本规律,谁的技术领先,谁的效率高,谁有了创新的东西,都挡不住其在城市之间的迅速传播与推广。

邬书林以印刷业的发展为例。中国的印刷业至今领先于世界,曾经,印一本书需要300余天,后来,香港首先引进最先进的海德堡印刷技术,香港作为媒介带动了整个中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,在广东的深圳、中山等地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。如今,我们印一本书仅需要几天时间,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,美国的很多印刷品都在广东完成。因此,对于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产业合作,其中很关键的是先要有创新的领先技术,管理也要是先进的,才能把成本降下来。

香港现在是世界的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为何金融中心那么重要?“金融的劳动生产率在15%左右,高端制造业约11%,到了物流这样的行业只剩7%左右,普通的制造业甚至利润更少。”邬书林表示,只有在大湾区创造出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先进劳动生产力,同时,为整个资金流动,技术转让搭建好平台,我们的文化产业才能处于领先地位,才会有竞争力。

过去的40年中,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互动既有行政力量在推动,同时又遵循客观经济规律,使各个城市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。邬书林认为,尤其在产学研方面,粤港澳拥有许多知名学府,他对未来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前景十分看好。

【文字】南方+记者 郎慧 郭苏莹 黄舒旻 谭超

【摄影】南方+记者 吴伟洪